羊的文化趣谈
生肖羊,位列十二生肖第八位,地支归属“未”,故在十二时辰中,“未时”即午后一点至三点,亦称“羊时”。
生肖文化,作为我国悠久的民俗瑰宝,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。作为致力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出版者,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套涵盖十二生肖的系列丛书。这套图书不仅梳理了生肖文化的内涵与历史传承,更全面展示了其基本构成,旨在让每一位读者,无论属相如何,都能从中汲取知识,满足好奇心,亦或是在关键时刻答疑解惑。愿此系列成为您案头上的良伴,伴随您的生活点滴。
羊性温顺且聪慧,长久以来,它赢得了人们的喜爱,成为家畜中的佼佼者。于是,人们便以羊为灵感,创造出许多富有特色的词汇。例如,“使羊将狼”用以形容自找麻烦或自取灭亡;“如狼牧羊”则讽刺那些残暴的统治者与贪婪的官吏;“亡羊得牛”则比喻虽失小却得大,实为因祸得福。
羊,火畜也,习性刚烈。每当严寒降临,人们便偏爱羊肉以驱寒宁神。然而,羊肉稀缺,价格昂贵,时有不法之徒为谋取暴利,竟以羊头挂售狗肉,欺骗消费者,俗语称之为“挂羊头卖狗肉”。
羊对雨水尤为忌惮,一旦小雨降临,便会急忙躲避。若其栖息之地过于潮湿,羊常会患上湿病,甚至晕倒。因此,饲养羊群的地方,必须搭建竹木床棚,离地面约一尺高,以供其栖息。台湾人常用“着惊羊”来形容那些遇到小事就慌乱的人。在中医学中,将痉挛失神、口吐白沫、声音如羊鸣的病症称为“羊癫疯”或“羊角疯”,其原名即为“癫痫”。
羊头似三叉,故凡箭镞形似三镰者,统称为“羊头”。古时,独轮小车一人领前一人随后,名为“羊头车”。羊角弯曲如旋风,故旋风亦称“羊角”,《庄子》中“抟扶摇羊角上者三万里”即此意。羊角亦为“枣树”别称,亦为复姓之一。以羊毛制成的毛笔,称为“羊毫”,其柔润弹性,为书法及国画之佳品。常以“养羊剪毛”与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比喻劳有所得。羊肠曲折狭窄,故以“羊肠小径”或“羊肠鸟道”喻指险峻之路。
在西方宗教中,基督教将羊比喻为具有人性,易于迷失的生物,强调唯有信仰之力方能感化迷途的羔羊,使其回归正途。因此,耶稣自称是牧羊人。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,“红羊”象征着灾难与战乱。如宋朝理宗所著书中所述:“丙午丁未年间,我国屡遭浩劫。”后世因丙属火,色红,未肖羊,故称之为“红羊劫”。
战国时期,左伯桃与羊角哀结为知己,共赴楚国求职。途中突遇大雪,衣衫单薄,粮草不济。左伯桃为助友,慷慨将衣物与食物尽赠羊角哀,自身则隐于枯树间,含恨离世。自此,后世以“羊左”代指知心深厚、友谊长存。